把握時機防治草魚病害 |
日期:2014-4-2 |
其次,要及時調節水質,具體措施有:定期凈化水體和改良底質, 2天后再培水持續活化水體,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,減少死藻、殘餌糞便等有機雜質的積累,使水體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,氨氮、亞硝酸鹽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;在多雨期還要密切關注水體的PH值,以加注新水或施用生石灰(20-50斤/畝*米)的方法來降低或增加PH值,使其盡可能保持在8.3-8.8之間;與此同時,晴天中午要多開增氧機,以增加池底氣體的通透性,減少不明有害物質對魚體的毒害作用。 最后,要減少病源微生物對水體、魚體的侵害,具體措施為:在草魚吃料好、長勢旺 、“非常”健康的時候,及時內服保肝護肝及防腸炎的藥物3-5天,再根據顯微鏡檢查結果選擇性地殺除過多的車輪蟲與指環蟲,隔天須用藥性柔和的消毒藥消毒,以消除致病菌對水體和魚體的危害。這一項尤其重要,這是由草魚發病后不吃料的特點決定的。切忌等到草魚發病了才去用藥,否則處于疾病發生到發展期的病草魚在短期內是不易治好的,其后果往往是藥沒少用,魚沒少死。 (2)草魚發病時要沉著冷靜,有的放矢。草魚一旦發病,死魚是在所難免的了,死多死少就看當時的水質、體質、病源情況了。如這三個方面的情況還不算太糟糕,則用藥后2-3天基本就能見效,但此時還不能停藥,尤其是內服藥,仍須連續服藥3-5天。相反,如上述三個方面中的某幾方面已經惡化,尤其是魚的體質(如肝、膽、消化道等)嚴重受損,則死亡期就會很長,甚至全軍覆沒。因此在治療草魚魚病時,一定要徹底分析發病原因,綜合考慮用藥方案。切不可為了省錢用刺激性大的甚至是違禁的藥物,使不堪一擊的亞健康草魚也開始暴發死亡;也切不可為了省事而簡單用藥,導致藥效不夠持久或病因消除不夠徹底而反復發病和久治不愈。具體到用藥上,在使用外用藥前2-3天,一定要適當內服保肝護肝及防腸炎的藥物,以增強魚體對病源生物、藥物及不良水環境的抵抗能力;使用外用藥時,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殺蟲劑,以最大限度地將體表寄生的車輪蟲、指環蟲、錨頭鳋等蟲體全部殺除,并在第二天殺菌消毒;使用外用藥后2-3天,可選擇性地改善水體和底質,以鞏固療效。 (3)用藥周期化,不要有僥幸心理。一旦了解到附近草魚池有病發生了,就要及時預防,不要因為自己的草魚吃料好就以為晚些時候預防也沒事,孰不知一旦發現草魚死亡,往往難逃“藥使魚亡”的惡果。同時在藥品的使用上,要輪替用藥,不要固守于經驗或打聽來的某些“好”藥,要知道再好的藥物長期使用都會出現耐藥性。在藥物的使用上,要狠而準,那種蜻蜓點水式的用藥習慣(即自作主張地拿藥來敷衍了事,要么藥量不足,要么用藥期過短,要么用藥單一,要么顧此失彼等等)最耽誤事。 |
|